文章
主题列表

最新资讯
A9 引导学生自己找答案

引导学生自己找答案

好老师培养出能自己提问并解答的“每事问”;而有些管理大师只能培养出信服他的门徒。
(18 Good teachers produce skeptics who ask their own questions and find their own answers; management gurus produce only unquestioning disciples.)

Prof Ackoff 经验之谈:

好的老师会鼓励学员自己寻找答案,甚至找到的答案比老师更好。因此,好老师能培养出超越自己的学生。他们会提出一些无解的疑问或未解决的问题,激励学员去探索,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领袖,而非盲从的信徒。反之,有些管理大师只给企业提供方案和答案,却不指出不足或提出问题,导致他的信徒们认为只有某些问题值得探讨,而且这些问题已有定论,其他的都不值一提。


这就像医生为发烧病人开退烧药,若未能诊断根本原因,所开的药方只能缓解症状,无法根治疾病。

又如一些企业顾问,因为不理解企业简单的本质问题,却给出复杂但无效的解决方案。


十几年前我初做培训时,误以为每道题目都必须有正确答案,并要求学生在听课后也能找出这些答案,因为从小到大的理科学习都是如此。几年后,我发现这种方式对毫无经验、如白纸般的学生或许有效,但对有工作经验的学员,反而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。他们往往自己经历过,有经验,知道什么有效、什么无效。

后来,我在培训中逐渐减少理论的讲解,把更多时间留给小组互动练习:抛出一个具体问题,只提供背景和数据,让小组讨论,45分钟后分享他们的分析过程与方案。过程中,我尽量不插嘴提醒他们,或指点对错,除非他们完全误解题目、方向偏离了,我才会提示。否则,我只在旁边提醒时间,等他们讲完方案后,再分享可行的方案,与他们分析差异。因为是主动思考,而非被动听讲,学员的印象才更深刻。

学员反馈:“这跟以往参加的培训不同,自己思考过后再听老师的解决方案,能更客观地看到过去的盲点,清楚问题的核心所在。”

这种方式能帮助学员融会贯通,真正思考透彻,而非只接受老师一面之词,也更有动力将知识应用到工作中。

当代世界级顶尖小提琴家 Itzhak Perlman 13岁时,全家从以色列移民到美国进入了纽约Juilliard 音乐学院学继续学习小提琴,老师j叫 Dorothy DeLay女士。(他5岁开始一直在Tel Aviv 跟俄籍老师Rivka Goldgart学小提琴。)

“我当时不喜欢这位新老师,因为她与我的之前在以色列的老师完全不同 :之前的老师很明确,如何弹奏如何练习,我完全听他就可以了 但这位老师不断问我,“你觉得这样怎么样?” “ 你对G#音有什么概念?”

我当时心里想“什么概念?你告诉我应该怎么弹奏就行了吗?”

现在回想,如果我没有经过她的洗礼,我便无法独立走出自己音乐之路。 我现在教学生都是按她这思路。“ 他七十多岁被访问时回顾说。

企业若想通过培训为公司增值,就不应仅将其视为知识的传递,最终让员工通过考试拿证书。

更重要的是逐步培养员工持续学习的习惯,并使之融入公司文化。